零论文零国奖四非保研985经历分享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愿各位都能遇到属于自己的伯乐

本人情况

本科院校 四非(非985、211,非双一流)
CET-6 飘过(500出头)
GPA 10/180(夏令营)3/180(预推免)
科研经历 无论文,三篇专利
竞赛经历 无国奖,六个省奖
实习经历 两段实习

申请情况

夏0营,只报了南科电子系夏令营,但是今年取消了,因此只有预推免的情况。

报名 是否过初筛 学校 院系
专硕 西电杭 卓越工程师学院
学硕 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专硕 中山大学 计算机学院
专硕 哈工深 集成电路学院
学博 北理工 前沿交叉科学院
专硕 北理珠 光电学院
专博 南科大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专硕 南京大学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专硕 浙江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硕 北航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专硕 上交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最终去向: 北理 青椒组PhD@ICE,方向片上光学

经历分享

本科是光电专业的,在校期间什么都学,学的很交叉,机器人开发(ROS)、网页设计(HTML、JS)、电路设计(AD)、机械设计(SolidWorks)、嵌入式开发(Keil)、光学设计(Zemax)、深度学习(Pytorch)等光机电算都有所涉猎。
在保研期间主要的院校及导师选择决策有两个方向,一种是直接攻读PhD,因为做科研我还是比较能接受,也有比较喜欢的方向想钻研下去,另一种是攻读工程硕/博,企业包实习,进入产业界相对容易。而在专业与方向上我也有两个主要的选择:第一个是机器人相关领域,第二个是计算成像相关领域,这两个方向都比较符合我本科所做过的工作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也是我所希望以后去钻研深挖的方向。
我的保研投报经历最早可以追溯到6月,开始向南科大的老师投touch信,但是基本石沉大海,因为双非rank5%达不到他们的bar,所以说保研越早开始准备越好。今年的夏令营大部分是7月初左右,正好赶上深大的期末考试,因此我只报了南科大的夏令营,但正好赶上今年改革,半数夏令营都被取消了或者改成参观营了,南科大的也取消了,达成夏0营成就。
7、8月我在前海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偶尔有touch老师,touch对象集中在南科大和中大上,南科大的大部分没有回信,有一个做成像的老师1回信愿意给到我一个课题组面试的机会并且我也去南科进行了一次线下面试,老师1很好说话,在过程中主要都是介绍自己,老师的问题也直接从简历中来,这里就需要你的经历足够真实和充实,最终花了一个小时多的时间详聊与参观老师1的实验室并成功收到老师1的口头offer,中大的老师都很热情(甚至直接加微信)但是中大是强com,老师们的表态是得过学校预推免复试(然而后面中大预推免初筛都过不了,对于bg的要求太高了)。
9月初学校开始陆陆续续发出预推免的相关信息,开始填报学校。大部分的92填完都直接被pass(深大title发力了)。西电杭是最先给我消息的学校,老师直接给我打电话说还有位子,来面试就发offer,我感觉这也太简单了,肯定有猫腻,而且我也有先调研那边的老师情况,感觉实力不强,就没敢直接去,在考量浙大我是否能通过初筛,这样去杭州就能一次俩学校有效率一点,但是最后浙大没发复试通知给我,去杭州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南科电子系预推免是导师推荐制,老师1问过我是否要走电子系的预推免去他那读硕,但是我不想鸽掉老师的硕士位置这样他会很难办,因此我考虑了南科的卓工之后决定填报卓工(当然后面暴雷了),因为南科卓工的硕博名额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是靠学生之间竞争得到的,而且老师1向我保证卓工竞争不大,然后我了解到我们院的上一年保研名额递补捡漏的三无选手(无科研无竞赛无绩点)都能上南科卓工,因此我打算南科保底冲985,但是南科最后却一刀切,我甚至连初筛都没过,气笑了,但是老师1是好老师,有什么信息都和我同步,愿意在九推还继续捞我,我很感激TA。北理珠成功进入复试,那天我屁颠屁颠的跑到珠海,线下面试老师都很感兴趣,但大多数都不是同行,甚至小同行都算不上,面试的问题都主要集中在我做的项目的一些简单的技术细节,面试完后都来加我微信和打电话,我还在吐糟这不一破二本嘛轻松拿下,最后却被招生办硬卡学校title没进去,郁闷呐。天津大学也给我发复试通知,但是我定睛一看,AUV,第三批预推免面试呢,再上网一搜,天大是究极海王呐,考虑到天津那尴尬的地理位置与天大蒸蒸日下的未来前景,最后没飞去天津面试。我的保研最后一段经历是在touch北理老师的时候遇到了我的伯乐——老师2,我当时在网站上看到老师2的方向就比较交叉十分契合我的技能与知识体系,于是投出了我的自荐信,第二天老师2的博士就给我回消息了告诉了我课题组的考核方式,老师2的课题组的考核方式本来是一周时间完成项目但是北理要在9.15前给出名单因此时间被压缩至两天,主要是图像生成相关的深度学习的研究,需要完成PPT和研究报告,那两天都睡得不踏实,库库往死里干,最终天时地利人和,在面试的时候老师2对我非常感兴趣,十分希望我来他这里直博,给了我巨硬的口头offer,并让他的博士再接下来的几天向我介绍课题组情况,让我有什么有关课题组的问题都可以问,我最终被老师2和师兄们的热情所打动,综合考量地理位置、课题组方向、课题组平台和课题组氛围,我决定去北京继续深造,最终我也进京赶考成功拿下北理直博offer。

总结

  1. 985卡双非或者双一流的情况很普遍,没有rank1寸步难行。
  2. 保研的面试老师更在意的是你自身的科研潜力,不出意外你的履历只是进入老师法眼的敲门砖,拿到面试机会之后就各凭本事了,没必要再在PPT上强调自己的获奖成果了(除非真的很牛),他们更喜欢你展现出实在的科研相关的素质而不是一纸奖状。
  3. 双非在保研阶段实现院校level大提升基本只能通过touch。
  4. 保研是一个很看运气的事物,很多课题组每年情况都是会变的,如果有小道消息是最好的,例如今年刚走一个博士是工程能力很强的,课题组急需再上一个博士来补足这份工程能力,因此招生倾向会偏向工程,明年又走一个搞科研很强的博士,课题组就会再要一个科研能力很强的人来补,招生倾向就会变。
  5. 最好有个保研搭子和你一起,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审视。多一个维度的信息嘛,可以更好的帮助你规划当下的短期决策。